产品详情
雷达光电一体海洋监控预警系统
海洋雷达光电一体化监控系统由集控中心、监控基站、单元组成,包括多元智能感知系统、AIS信息融合、图像融合、敌我识别系统、威胁预警系统,雷达信号和摄像头信号通过有线或者微波无线传输到集控中心。
多元智能感知系统:
部署雷达、光电、AIS、GPS/北斗等多种探测感知设备。
敌我识别系统:
根据系统库里面的AIS匹配,当库里面没有的船舶或者没有安装AIS的船舶进行敌我识别。
数据融合系统:
雷达捕捉的ARPA信息和AIS信息融合,并且点击相关目标,可以融合到图像数据。
辅助系统:
配置相应的声光报警系统,收集行的数据和视频。并且用AIS和VHF发相关警告信息给到对方。
场景分析、威胁预警系统:
画任意多边形的电子围栏,对进入的目标进行跟踪、分析,记录船舶轨迹。
信息传输系统:
各功能系统采取光纤或者无线装置进行信息数据传输。
时空基准系统:
采用GPS、北斗设备,配置相关系统软件,达到时间。空间信息一致。
海洋雷达光电一体化监控系统功能如下:
对水域内的船舶目标进行探测
计算船舶的位置、航向、航速。
持续跟踪进入区域的船舶,并且记录轨迹
与AIS动态以及静态信息融合。
敌我识别,产生报警。并通过AIS和VHF发警报信息。
雷达引导光电对船舶进行跟踪识别
光电对船舶进行自动抓拍和视频取证。
对手动选择的船舶进行AI识别,获取其大小。并且融合AIS数据和雷达ARPA数据。
多级警戒区的设置,自动报警
信息记录、存储、回放。
电子围栏的报警区域设置。
数据传输到相关人员的电脑和手机。
一、 球形转台监控摄像机
型号 |
| SM-F62DT180 |
超低照度高清透雾摄像机 | 成像器件 | 400万 1/1.8" CMOS 星光级超低照度枪型网络摄像机 |
像素 | 400万 | |
分辨率 | 2560*1440|25fps | |
照度 | 0.001Lux(彩色)/0.0002 Lux(黑白) | |
高清透雾镜头 | 焦距 | 12.5-775mm |
倍数 | 62倍 | |
驱动方式 | DC自动 | |
光圈 | F3.5~F8 | |
透雾 | 支持 | |
热像仪 | 探测器类型 | 第五代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氧化钒探测器 |
分辨率 | 氧化钒:640*512像素,50帧 | |
响应波段 | 8~14μm | |
镜头焦距 | 电动变倍30-180mmF1.2,支持自动聚焦 | |
灵敏度 | ≤35mK | |
高温报警 | 支持画面弹框及声音提示,可设置100档 | |
伪彩 | 支持 | |
其它 | 支持坏点修正,图像细节增强 | |
抗风转台 | 载重方式 | 球体内置 |
载重量 | 60KG | |
水平速度 | 0.01~45°/s | |
垂直速度 | 0.01~15°/s | |
旋转角度 | 水平:0~360°连续旋转;垂直:±45° | |
预置位 | 225个 | |
防雷 | 18KV | |
比例变倍 | 云台旋转速度可以根据镜头变倍倍数自动调整 | |
自动巡航线 | 支持多条巡航路线,每条支持40个预置点,停留时间10-15秒可调 | |
苹果皮扫描 | 支持,速度可设定 | |
通讯协议 | PELCO-D/P | |
防护等级 | IP66 | |
输入电压 | AC220V/DC48V | |
外形尺寸 | 550mm×550mm×995mm(L×W×H) | |
总功率 | 150W | |
总重量 | 105KG |
二、 海洋雷达主要技术参数
1.硬件指标
1)天线指标
序号 | 指标类型 | 性能指标 |
1 | 天线长度 | 2米 |
2 | 天线类项 | 端馈裂缝波导天线 |
3 | 极化方式 | 水平极化 |
4 | 水平波束宽度(-3dB) | ≤1° |
5 | 垂直波束宽度(-3dB) | 22±2° |
6 | 增益 | ≥30dB |
7 | 天线转速 | 24±2r/min |
8 | 抗风能力 | 100kn相对速度正常工作 |
3)信息处理单元
表3 信息处理单元指标
序号 | 指标类别 | 指标 |
1 | 目标跟踪 | 跟踪目标200批。 |
2 | AIS信息 | AIS目标300批。 |
表4 环境适应性指标
序号 | 指标类别 | IEC 60945-2002要求 |
1 | 存储温度 | -30℃~70℃ |
2 | 工作温度 | -15℃~55℃(舱内设备) -25℃~55℃(舱外设备) |
单相交流:220 V,50 Hz;
耗电量:24V,20A,不大于300 W;
2.结构方案
1.结构设计
1)雷达主机(阵面)
雷达主机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,具备三防功能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
2)整机外形
图2是雷达整机的外形示意图,主要分为雷达天线、主机座。其中主机重量约30kg,线缆6KG,2米天线重量约10kg。雷达整机防护等级为IPX6。
图2 雷达外形示意图
2.高低温测试
雷达的稳定性是雷达重要的指标,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在夜晚航行的船只来说更重要,雷达是否稳定,直接影响船舶的运行安全。假设雷达效果差或者不能运行,会对船东造成巨大的损失,所以保证雷达的稳定性尤其重要。
在实验室中,利用高低温箱对整个雷达进行了-15℃到75℃的高低温测试,雷达都能工作正常,各个模块都工作正常,实验场景如图3所示。同时,将雷达在实验室环境下连续运行十多天,各个模块都正常工作,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表明雷达的稳定性达到了预期的要求。
图3 高低温测试
3、电源统计
整机供电:DC 24V,20A;
整机功耗:≤300W
三、 AIS主要参数
1. 获取内容
1) 获取目标位置
2) 获取目标速度
3) 获取目标运动方向
4) 获取目标大小
5) 获取目标MMSI
6) 获取目标名字
7) 获取目标类型
8) 获取目标呼号
9) 获取目标目的地
2.参数
1)AIS收发信机:
默认工作频率: AIS1(CH87B):161.975MHz;
AIS2(CH88B): 162.025MHz ;
通信模式: SOTDMA、FATDMA、RATDMA ;
发射功率: ≥2W
接收灵敏度: 优于-107dBm
频道带宽: 25kHz ;
调制方式: GMSK ;
数据速率: 9600bps ;
共信道抑制: ≥-10dB ;
邻道抗扰: ≥70dB ;
互调抗扰: ≥70dB ;
互调抗扰: ≥70dB ;
2)接口
波特率:38400
3)环境条件
工作电压: DC 24V
电源适应范围: DC 10~32V
电源保护: 过热、过压、过流保护
工作温度: -15℃~45℃
存储温度: -40℃~55℃
防护:防盐雾、防潮湿、防霉菌、防锈蚀、防雨等有害侵蚀,适合沿海/沿江环境
要求。
四、 软件系统主要功能
序号 | 模块名称 | 子模块名称 | 功能 | 功能点描述 |
1 | 信息管理平台 | 地理信息子系统 | 基础图层服务 | 支持卫星图显示 |
地图引擎 | 地图引擎构建和显示 | |||
主题图层 | 支持动态(AIS目标、雷达目标、视频数据) | |||
地理工具 | 支持地图上放大、缩小、漫游等基本操作。支持测距、方位。 | |||
空间和时间基准系统 | 数据归一化 | 全部位置信息转换为GPS坐标 | ||
船舶通信数据监控 | AIS动态监控 | 通过AIS数据获取船舶信息 | ||
船舶轨迹 | 船舶历史轨迹显示 | 根据AIS数据和雷达跟踪数据,对船舶轨迹显示 | ||
多数据融合 | 雷达AIS 图像数据融合 | 雷达AIS 图像数据融合 | ||
2 | 电子围栏管理 | 关注区 | 可能存在危险 | 对可能进入关注区域的目标进行重点持续关注 |
3 | 雷达软件 | 雷达显示和控制 | 显示雷达图像 | 根据显示和不同情况调节雷达参数 |
雷达跟踪处理 | 雷达跟踪处理算法 | 手动和自动捕捉跟踪目标 | ||
4 | 重载摄像机 | 显示和控制 | 显示摄像机图像 | 根据雷达捕捉目标,或在地图上点击,引导摄像头对准其区域 |
5 | AIS | AIS数据 | 解析和显示AIS数据 | 根据AIS输入的数据,解析,并显示在地图上 |
6 | 数据融合平台 | 数据综合处理 | 综合处理系统 | 对雷达数据、ais数据、摄像头数据进行多传感器融合 |
7 | 数据采集 | 采集数据 | 采集数据 | 根据不同的情况,自动或手动采集数据,并随时回放。 |
8 | 系统集成 |
图4 软件系统图
五、 处理显示服务器参数
1. cpu:Intel I7 12700F
2. 内存:32G
3. SSD:500G
4. 显卡:华硕GTX1650 4G
5. 机械硬盘:1T
6. 显示器:27寸,2K分辨率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