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详情
UT110W/210W在线测厚腐蚀监测系统
在线测厚腐蚀监测系统通过超声波时差法(TOFD)实现非侵入式金属厚度监测,结合环境适应性设计与超低功耗物联技术,为工业管道和压力容器的腐蚀管理提供动态量化数据。以下是其核心技术拆解与应用价值分析:
【核心技术亮点】
超声波测量技术升级
双波导杆热隔离设计(UT210W)
采用氧化锆陶瓷波导杆实现650°C高温或-200°C低温管道的物理热隔离,通过声阻抗匹配层(如钛合金过渡层)减少高温导致的声波衰减,确保在炼油厂焦化装置等场景下的信号稳定性。
时间分辨率优化
使用125MHz高速ADC采样,结合互相关算法提升飞行时间测量精度,UT110W常温下±0.02mm误差相当于0.4% FS(以25mm量程计),优于ASTM E797标准要求。
自组网通信协议创新
基于IEEE 802.15.4e的TSCH(时间同步信道跳频)协议定制开发,在2.4GHz频段实现50m节点间距下的抗工业WiFi/蓝牙干扰能力,Mesh组网支持1000+节点规模(需中继扩展)。
μW级功耗通过动态功率调整(DPA)实现:休眠状态电流<1μA,唤醒测量周期可设(1min-24h),满足API 570推荐的腐蚀速率监测频率。
温度补偿算法
内置多段式声速-温度曲线(V=331.4+0.6T m/s),针对碳钢、不锈钢等材料建立温度-弹性模量修正模型,高温管道测量误差降低至±0.15mm(UT210W在650°C时)。
工程化设计突破
本质安全型防爆(ExibIICT4Gb)
通过能量限制电路将峰值功率<1.2W,满足IEC 60079-11标准,可直接安装于炼化厂II类2区爆炸性环境。
零维护安装模式
磁吸/粘接快速部署(UT110W):采用钕铁硼磁体+聚氨酯缓冲层设计,避免LNG低温管道焊接引发的冷脆风险。
高温夹具密封(UT210W):Inconel 718合金夹具配合石墨密封垫,在催化裂化装置(>500°C)中实现无泄漏安装。
超长续航架构
8.5Ah锂亚硫酰氯电池(ER14505M)配合能量采集技术(可选振动发电模块),理论寿命10年(1次/天测量),达到ASME B31G标准的完整性评估周期要求。
【行业应用场景】
油气田腐蚀监测
集输管道:监测CO₂/H₂S腐蚀导致的壁厚损失,当UT110W检测到月腐蚀速率>0.3mm时触发缓蚀剂加注系统。
海底管道:通过2.4G自组网实现水下50m节点通信,配合ANSYS CFX腐蚀预测模型优化阴极保护参数。
化工装置完整性管理
乙烯裂解炉管(UT210W):在辐射段950°C(需定制耐温升级)环境下监测渗碳/蠕变导致的壁厚变化,数据集成至RBI风险评估系统。
PTA反应器:检测醋酸介质对钛复合板的腐蚀减薄,精度满足SH/T 3096-2012《高酸原油加工装置设备和管道设计规范》要求。
新能源基础设施
氢能储运:监测高压氢气管道的氢致开裂(HIC)缺陷扩展,壁厚测量数据联动氢浓度传感器实现风险预警。
地热井套管:在180°C/20MPa地热流体环境中,UT210W配合声发射(AE)传感器监测应力腐蚀裂纹萌生。
技术升级建议
多模态传感融合
集成脉冲涡流(PEC)传感器,实现保温层下腐蚀(CUI)检测,通过超声+电磁数据融合提升夹层管道的缺陷识别率。
边缘AI诊断引擎
部署轻量级CNN模型,对超声波A扫信号进行实时特征提取(如回波幅值/相位跳变),自动识别点蚀、沟槽腐蚀等局部损伤模式。
数字孪生集成
将壁厚数据映射至管道三维模型,结合CFD腐蚀介质流场模拟,动态生成剩余寿命热力图(参考API 581标准)。
能源自治强化
开发压电-热电复合能量收集装置,利用管道振动与温差发电,实现高温监测节点的能量自供给。
对比分析与选型指南
维度UT110WUT210W
核心场景常温管道/压力容器常规监测温度环境(LNG/炼化高温装置)
精度优势±0.02mm(适合微量腐蚀趋势分析)±0.1mm(高温补偿后仍优于传统设备)
安装适应性快速磁吸/粘接(5分钟部署)需专业夹具(耐高温/深冷材料)
经济性单点成本低(适合大面积布设)单价较高(特殊材料与热隔离设计)
该系统突破了传统超声波测厚仪的手持式、间歇测量局限,实现了工业腐蚀监测的数字化与无人化。建议在炼化企业开展试点应用,构建"厚度-腐蚀速率-剩余强度"三级预警体系,并与ACM-4000G系统数据联动,形成"环境参数-材料响应"的全生命周期腐蚀管理解决方案。